(通訊員??韓強、李淼)當踏上伊春這片土地,腳踩在厚厚的積雪上,發(fā)出“咯吱咯吱”的聲響,一片片潔白的雪花,就像冬日的詩意留白。春節(jié)前夕,伊春的夜晚,家家戶戶的窗外透出暖黃色的燈光,為每一位歸鄉(xiāng)游子照亮回家的路。
這溫馨的燈火,有一盞燈是被三峽能源黑龍江伊春老白山風電場輸送的綠電點亮。
走進距離伊春東北方向100公里處的豐林縣泉林林場,氣勢磅礴的莽莽雪原,晶瑩剔透的樺林霧凇,清晰可見的巨型風車。巨大的葉片緩緩轉動,將凜冽的寒風轉化為溫暖的電流,輸送到千家萬戶。
“風機監(jiān)控后臺報出45號風機42號子站故障,經(jīng)后臺查看2號變槳槳距角、輸出電流.....均顯示為0,很有可能直流充電電源NG5出了問題?!?月25日清晨,伊春老白山風電場二值值班長張巖和值班員阮宇航吃完早飯,火速開具風機工作票,把重達50斤的NG5裝車后,乘著皮卡車向著檢修風機駛去。
“前天晚上下了場小雪,路面有些滑,握好車內(nèi)上面的扶手?!睆垘r一邊穩(wěn)穩(wěn)地握著方向盤,一邊提醒坐在副駕駛的阮宇航。車輛行駛到風電場二期檢修道路,有一段近30度的斜坡,一眼看去,有直達云霄的感覺。張巖說:“這段斜坡路,我們叫它‘天路’,雖看起來很壯闊,但雪后讓行駛變得異常艱難?!彪S著車輛緩緩攀爬,坡度越來越陡,車輪與地面間的摩擦聲清晰可聞,偶爾還能感覺到輪胎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上輕微打滑。
“這條路,我記不清走過多少次了,早已習慣了這樣的路況。不過別擔心,只要慢慢開,沒問題的?!睆垘r目光不離前方,適時地調整著油門和剎車說道。
到達45號風機所在地,一片白花花的雪地上,這座高大的風車巍然矗立,在晨光中顯得特外雄偉。
張巖和阮宇航迅速穿上安全衣,提上裝有備件的工具兜,踏著積雪向風機位走去。風,帶著冬日特有的凜冽和刺骨,他們的呼吸在冷空氣中都能化成一團白霧。
“準備好了嗎?咱們開始吧?!眱扇藱z查一遍裝備,做好安全措施,依次向風機機艙頂部攀爬。到達機艙處,兩人將葉輪鎖定后,合力將NG5、棘輪扳手等工具、備件移至輪轂內(nèi)。
進入輪轂的人孔門只有60厘米左右的寬度,只夠一個人或仰或趴著鉆進去。設計復雜的機械構造、黑暗的環(huán)境以及腳下大角度的弧形外殼,都給檢查維護工作帶來不小的困難。但這是處理故障的唯一通道,張巖三下五除二爬了進去,阮宇航則在一旁遞工具。
“找到了,確實是NG5直流充電電源模塊故障,需要更換。”經(jīng)張巖一番系統(tǒng)檢查說道。緊接著,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維修工作就此展開。拆卸、安裝、調試.....張巖和阮宇航每隔30分鐘交替作業(yè),確保工作的連續(xù)性和質量。
阮宇航說,風機頂部溫度能有零下32攝氏度,外面的風通過輪轂與葉片之間的間隙進入輪轂內(nèi)部,臉都會被風吹的刺痛。身上的冬季連體服和防寒鞋一會兒功夫就會被打透,加熱貼也要半個小時換一次。更換像NG5這種大部件至少需要2-3個小時。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條件下,我們只有選擇輪流作業(yè),才能保存體力,不影響到工作效率。
在NG5拆卸過程中,張巖借著磁吸手電筒的光亮,利用手動棘輪扳手擰下一顆又一顆螺絲,直至最后一顆被成功取下?!霸诹阆聨资鹊牡蜏丨h(huán)境中,即便是最簡單的操作也會變得異常艱難。我雖然戴著特制的防寒手套,但在頻繁拆卸螺絲時,手指都能感覺到刺骨的寒冷。我不得不時不時地停下來,呵口氣搓搓手,以保持靈活度。”張巖說。
經(jīng)過3個多小時的努力奮戰(zhàn),張巖和阮宇航在有限的空間內(nèi)規(guī)范且準確地將新的NG5安裝到了預定位置,并逐一檢查各項參數(shù),結果顯示一切正常。
當兩人安全返回風機塔底,按下啟動鍵,巨大的葉片迎著刺骨的寒風再次緩緩轉動。“能讓風電場每一度綠電溫暖伊春的千家萬戶,咱們的努力就值得?!比钣詈礁锌?。
隨著夜幕降臨,伊春老白山風電場的54臺風機依舊默默運轉,為伊春這座城市輸送著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。而那些歸鄉(xiāng)的游子,在溫暖的燈光下團聚時,或許并不知道,正是有了像張巖和阮宇航這樣的三峽人,他們的春節(jié)才更加光明與溫馨。
在這片被冰雪獨寵的林海之上,三峽人堅守平凡崗位,正以自己的方式,書寫著春節(jié)背后的故事......